50天,10,0000度清潔電力。
瑞能電氣位于天津的微電網項目進入高效運營階段。
“看著監控室屏幕上實時傳送的數據,我覺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我非常樂意將目前項目的進展和大家分享!”瑞能電氣微電網技術經理房工興奮地說著,開始帶小編參觀微電網項目。
中央監控 一切決策從這里開始
瑞能電氣微電網項目由400kW風電、500kW光伏、300kWh儲能構成,其中,因風電發電機組選址較遠,傳輸距離超過3公里,采用升壓至10kV傳輸,在并網點處再降壓的方式進行組網。控制環網采用瑞能自主研發的Rbus總線進行數據通信及交互,結構簡單,高速,高效,并具備5km的遠距離傳輸能力。
在中央監控室,可以清楚地看到整個微電網的布局和運行畫面,實時顯示和監控微網的發電數據與運行情況。工作人員可以輕松通過監控界面進行操作和管理。
“這個項目是瑞能承擔關鍵技術開發和項目建設的國家863示范工程,針對這個工業園區的供電需求,采用瑞能微電網能效管理技術,我們對園區重要負載和次要負載進行智能化分級管理,提高綜合能效,經過多方驗證及調研,最終確定在園區內建設風,光,儲多能互補微電網系統”房工介紹道。
安全是第一要務
對于使用微電網而言,能夠穩定控制,確保供電安全是至關重要的,瑞能電氣在這方面進行了整體規劃。
在設計前期,瑞能電氣的所有工程師就將用電可靠性及縝密的保護作為微電網設計的重中之重,無論自主設計的儲能設備,還是外部采購的相關設備,在安全及保護上均要求滿足或優于國家標準,同時,公司也已初步完成微電網安全的企業標準。
在微電網運行過程中,從設備級到系統級,再到監控級,每個級都有完備的保護控制策略,微電網可以自動監測是否處于正常模式,一旦出現異常,立即進入相應的保護模式。
對于儲能單元,瑞能電氣采用獨立空間、獨立保護的安全策略,通過高密度阻燃氣體進行進一步的儲能單元保護。
更智能、更便捷、更高速
瑞能電氣微電網技術對于負荷側管理方面,在智能化、使用便捷性上做了更多規劃。首先,瑞能電氣的工程師們將物聯網概念融合進來,將負荷進行分級、分點控制,針對不同的負載類型進行數據模型抽象,將所有用電設備的數據和用電情況進行分類,然后,采用大數據挖掘和分析,合理的進行負載的管理和規劃,為客戶快速定制更智能、更高效的用電方案,并幫助客戶養成節能省電的習慣。針對智能負載規劃方案,配備了相應的智能開關,進一步方便客戶的日常使用。
“為確保整個微電網能高效穩定運行,我們自主研發了高速通訊協議”。瑞能電氣微電網技術總監周工說。據了解,目前行業內使用最多的是以太網和485通信協議,已經不能滿足未來要求,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普及和微電網整體快速調度的需求日益增強,勢必需要一種可以快速且可靠調度微電網內部各個單元的通信網,這就是瑞能電氣微電網技術研發的方向和重點。
他們也確實做到了。瑞能電氣微電網團隊基于深厚的微電網理論和技術積淀,緊抓微電網前沿方向,對目前的工業實時以太網進行深入研究,并針對以太網的結構、通信機制進行重新設計,開發出了一套針對微電網快速通信協議,其速度較目前行業內使用協議提高5-8倍;為了提高友好性,瑞能電氣還開發了相關通信轉換單元,可以滿足目前市場99%的電力電子設備協議接入微電網高速通信協議。
只為讓客戶省心
更省心地管理微電網,更低的故障率是所有微電網客戶關心的重點。為此,瑞能電氣可為客戶量身定制微網系統的無人值守方案,方案能夠提前預估微電網健康狀態,并根據各個發電單元、電力傳輸、負載運行情況,進行海量數據收集和大數據計算分析,給出各個單元的健康值及維護需求程度,進行合理化的檢修,一次完成整個微電網的檢修,進一步降低維護停機給客戶帶來的經濟損失。
“如何讓客戶能夠隨時隨地了解微電網情況并及時控制呢?我們做了很多次嘗試,最終,我們確定通過移動終端來解決這個問題。將微電網控制簡化至日常聊天那么簡單。我們通過開發微信程序等多種終端形式進行無人值守微電網技術的植入,業主可以通過手機微信實時監控現場情況,并可以使用專用的微電網APP隨時了解整個微電網的發電情況、用電情況、創收情況等。基于微電網大數據預警技術,通過APP推送,微信提醒等功能,客戶可以第一時間知曉微電網故障情況,故障類型和故障等級,第一時間安排運維人員到達現場解決問題,提高故障解決效率”。房工說。
據了解,目前國內各地均在進行煤改氣、煤改電的改革,國家對微電網的相關政策支持也越來越多,期望借此降低燃煤污染,提高能效利用效率。對比來說,微電網因其使用的均為清潔能源,長期看來,比非可再生能源具備更大的優勢和發展機遇,勢必成為未來最重要的能源形式之一。瑞能人正在厲兵秣馬,盡己之力推動這一天的盡快到來。